五月十五日開始,乘坐東鐵,無須再轉車,就可直達港島的金鐘站。從此,金鐘站成為四
線匯集的超級轉車站。
本來,外面交通如何變化,閒人阿"嬋"只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情況,根本就甚少會有機會去觸
及。但世事往往難料,通車的兩天後,我竟有機會去了一趟的金鐘。
事緣那天老二下午休假,約了我去很久已沒去的「名都酒樓」飲午茶。我乘坐東涌線鐵路到
香港站,然後步行往中環站轉港島線往金鐘。酒樓就在金鐘站上面,沿途跟以往一樣,並沒有
變化。
飲完茶,本想沿舊路回家,但忽然興起,既然都來到了,何不去看看東鐵線那邊的模樣?況
且,那線路只需再轉線,一樣可以回到家那個站的。於是,很無聊地捨易取難,去嘗新。
↑ 多麼深長的扶手電梯!
↑ 金鐘站藝術品《引領先行》由美國藝術家 Talley Fisher 創作,概念源自港鐵路線圖,懸浮
雕塑象徵著匯集於金鐘站的四條鐵路線。
↑ 東鐵線,仍保留有頭等車卡的特色。
我真的是"阿茂整餅",特意選乘東鐵,要轉多一條線,才能回到家。不過,現在已甚少一個
人到處去逛,若不是適逢其會,也不知何時才有此體驗了。
做得好!一來是不斷適應環境變化,二來是不斷探索未知領域,所以即使一個人漫無目的地搭地鐵、東鐵四圍去,都是一個極好的體驗。屯馬線開通後,我住處步行九分鐘就到一個地鐵站,老牛也開始享受搭地鐵的樂趣了。
回覆刪除我這人,一向好奇心都頗重,老來仍如是。雖然已不會刻意去探索,但既然踫巧去到,就乘機去看看了。
刪除保持好奇心,證明保持心態年輕。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