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9月7日

覆診

       際此疫情仍未消退的日子裏,"宅"家已是恆常事。基本上,沒甚麼特別的需要,都不會無端

的出街亂逛了。然而,在約定覆診的日期,若疫情不算嚴峻的情況下,也就沒必要改期。唯有

加倍小心作好防疫的準備,如期赴約見醫生。

      五月時阿"嬋"被轉了去普通科診所,輾轉三個月過去,已於八月初第一次覆診。下次覆診,

日期是十月尾。到時,變化又會怎樣?真是誰又能知曉?

      一七年底大爺裝了心臟起膊器後,之後每六個月就要往私家心臟科醫生那裏覆診,同時給起

膊器作檢測。兩年多以來,還好一切都屬理想的範圍之內。

      日前又到了檢測的日子,陪他前往。見證了醫學儀器的日新月異,儀器越出越輕巧和方便。

以前測機是要拖著電線進行,現在新機已是無線的,不用像以前般的累贅。人坐在機旁,那部

小巧的儀器就能感應到,然後很快就將數據列印好吐出來,快捷妥當。



      當日覆診的人還真不少,等候也需花上一段的時間。診所位居大廈的廿三樓,景觀非常開

揚。期間無無聊聊站在那一大幅玻璃窗前往外望,今次才看清楚會展就正正在對岸。突然想到

不如拍張照片吧,於是取出手機,拍了。可惜上午才剛下過大雨,下午那刻始放晴,天仍舊灰

灰的,照片變得沒甚麼色彩。

4 則留言:

  1. 這個月初正是老牛這個「長期病患者」到政府診所覆診的日子。如今覆診比二十年前母親要定期覆診時好得多,最初一次打電話預約,之後每一次診後預約下一次,不用再排隊;而且預約除了日期還有大約時間,也省了時間,不那麼辛苦。這次我去覆診,人也不算多,感覺良好。所以我對朋友說,在政府診所看病是「進入安全網」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人老了,多少總會有些毛病。我後生時,從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變成長期病患,需長期服藥。不過既來之則安之,依時依侯去覆診見見醫生。我現在去的那間診所,安排上也非常好,不需花上很多的時間。

      刪除
  2. 醫院窗外的景觀真的很好,人老了就真的麻煩,知時知候就要見醫生。以前見醫生就去診所,因為轉了群體計劃,要去大去醫院見醫生,我不喜歡見醫生,所以免得過都不會去,他就常常打電話來叫我去體檢,我还是不聽他電話。
    以前有病才去見醫生的,現在醫生求你去見佢。人生七十古來稀,還有幾年就是古來稀,到時候應該是安天命,就算有大病我都隨遇而安算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還年輕時,很少看醫生的,亦很怕去見醫生,有甚麼頭暈身慶都是吃些成藥就算。可是年老了,毛病漸多,不得不低頭了。
      雖說是安天命,隨遇而安,但體檢不妨去做做。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