埔,是去「九號水產」,那已是年多前的事了。
這天,老三突然興起,懷念曾在「美食坊」吃過的「詠藜園」四川担担麵。於是邀約了姊
妹們,訂了檯,一同去吃了一餐晚飯。
那晚去到,見沒大肆宣傳的「九號水產」,並未消失。而那美食坊屹立那裏這麼多年,似
乎陣腳都還頗穩固。可能當晚是星期天的關係,算是很旺場。
我們去的是「詠藜園」,入到去,只覺檯與檯之間,很緊貼。安排給我們的一張大圓檯,
與隔離那四人檯緊貼著;亦即是無論怎麼坐,細檯有一個座位而大檯則有兩個座位根本就是報
廢的。
正盤算著該怎麼坐較為好些,正常都會不去坐貼著細檯那邊的座位吧?但卻有一個不知是
侍應還是甚麼的阿姐,碎碎唸的說這裏不好坐,那邊又甚麼甚麼的,檯不能移等等。那麼,
該怎樣坐才對?她卻又沒安排,奇奇怪怪的。
明明在貼著細檯那邊的座位沒人坐,可用作上菜位的;但不知為甚麼上菜時總是捨棄那裏,
偏要在坐得密密的那邊攝位穿插。是培訓上出問題,還是請人難,老闆也不敢有所要求,但
求有人肯幹,就得過且過呢?
這餐嘛,味道偏鹹,只可用不過不失來形容。以上的餸菜,其它很多京川滬菜館做得都比
這出色。老三的期望太高了,所以亦倍感失望!當年的味道,已不復再。又或許是近年嚐得美
食多,連咀也變得刁了吧?
偏要在坐得密密的那邊攝位穿插。是培訓上出問題,還是請人難,老闆也不敢有所要求,但
求有人肯幹,就得過且過呢?
這餐嘛,味道偏鹹,只可用不過不失來形容。以上的餸菜,其它很多京川滬菜館做得都比
這出色。老三的期望太高了,所以亦倍感失望!當年的味道,已不復再。又或許是近年嚐得美
食多,連咀也變得刁了吧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